各位朋友大家好啊!最近后台总有人问"家里备点啥中药好",今天咱就掏心窝子聊聊这个,我跑遍中药材市场、采访了三位退休老中医整理出的这份目录,可是连中医院大夫都偷偷收藏的干货!
先给大家看个有意思的事儿——上个月我去同仁堂,发现抓药的大爷笔记本上记满了符号,仔细一看全是咱们常见的药材,像什么人参、枸杞这些明星选手,价格都被划掉又写上去好几次,看来今年药材行情又有新变化,不过甭管价格咋变,这份经过验证的家常必备清单永远值得收藏!
【补气养血篇】 说到补气,黄芪绝对是顶梁柱,这玩意儿煮汤炖肉放几片,整个人都精神了,特别适合那种爬三楼就喘、说话有气无力的主儿,不过注意哦,感冒发烧的时候千万别碰,就像手机充电口冒烟还硬要插充电器似的,容易出事儿!
再说说西洋参,这可是熬夜党的续命仙草,切片含嘴里,比咖啡提神还养生,但别跟红参搞混了,西洋参性凉,火气大的适合;红参偏热,怕冷的人更受用,就好比吃火锅选清汤还是麻辣锅底,得对号入座。
【祛湿健脾篇】 南方朋友的老朋友茯苓,简直就是体内除湿机,拿它煮粥喝,比吃什么祛湿茶管用多了,记得去年梅雨季,我邻居用茯苓+薏米+赤小豆煲汤,连着喝一周,舌头上的齿痕都淡了,效果杠杠的!
白术这味药挺有意思,闻着像生姜,却是调理脾胃的高手,那些吃完火锅就拉肚子的朋友,灶台上真该常备点,不过这货有个毛病,炒焦了会发苦,建议新手直接买药房处理好的。
【清热解毒篇】 金银花真是家家户户的灭火器,上火牙疼泡一杯,比吃消炎药还管用,但记住别天天喝,好比灭火器天天喷,好人也得喷出毛病来,一般喝两天见好就收,这才是正确打开方式。
蒲公英堪称野菜界的药王,凉拌蘸酱就能吃,不过要提醒各位,挖蒲公英得去没污染的地方,上次我在公园挖的差点被保安当盗墓贼逮住...正经说,乳腺胀痛的时候敷一敷,比热敷袋还灵。
【女性调养篇】 当归这味"妇科圣药",最适合脸色蜡黄、姨妈期腹痛的姐妹,我们办公室小王就是靠当归鸡蛋汤养回来的,现在素颜都透着粉气,但怀孕的姐妹千万离远点,这玩意儿活血,可不是闹着玩的!
益母草名字听着就贴心,产后调理、痛经都找它,不过现在市面上假的特别多,认准叶子带毛、茎方方正正的才正宗,上次我妈买的劣质品,煮出来跟刷锅水似的,气得直跺脚。
【消食健胃篇】 山楂丸简直是过年必备,油腻荤腥吃多了,嚼两颗比健胃消食片还管用,但要控制量,有次贪嘴吃了半罐,酸得后槽牙都倒不住了...对了,炒山楂比生山楂温和,小孩积食用它煮水最好。
鸡内金这名字听着怪,其实是鸡胗里的黄金层,磨成粉给娃拌饭里,专治挑食不长个,不过现在禽流感闹得凶,最好还是买正规厂家的成品,别自己杀鸡取哈。
【润肺止咳篇】 川贝母炖雪梨,咳嗽痰多的救星,但要买青贝母,个头小点的反而药效足,有次亲戚送我超大个的平贝母,看着唬人实则药效差,这玩意真是不能光看颜值。
胖大海泡水倒是方便,嗓子哑了泡一颗,不过这东西挺寒凉,体虚的加点红枣中和,我试过连喝三天,半夜爬起来上厕所三次,这威力堪比泻药...
说到最后啊,这些宝贝虽好,但千万别当饭吃,就像手机充电器,再万能也不能天天揣兜里,特别是孕妇、哺乳期妈妈、慢性病患者,动药之前一定找大夫把脉,我家对门王婶就是乱喝中药茶,结果头晕目眩送急诊,可千万引以为戒!
这份目录表建议大家打印塑封,贴在冰箱上,遇到小毛病不用慌,翻出来对照着用,当然啦,真有大病痛还是得去医院,毕竟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不是照着菜谱做菜那么简单,大家平时要是有啥中药使用疑问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我请老师傅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