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医生,我这咳嗽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好?"三年前坐在省中医院呼吸科诊室里,我攥着皱巴巴的检查单,嗓子眼又痒又疼,当时正是深秋,空调房里别人穿衬衫,我却裹着羊毛衫,稍微吹点风就咳得撕心裂肺,谁能想到,这场看似普通的感冒咳嗽,竟然断断续续折磨了我整整三年。
这三年里,我试过西药喷雾、吃过抗生素、打过点滴,药盒堆起来能砌半面墙,每次发作都像渡劫,晚上咳得睡不着,白天说话超过三句就呛得眼泪汪汪,直到去年春天在老中医那里抓了七副药,喝完当天咳嗽就消了大半,我才真正体会到中药治咳喘的妙处。
【一】咳喘不是病,憋气真要命 很多人觉得咳嗽喘气忍忍就过去了,其实这是身体在拉警报,中医把咳喘分成好几种:冷风一吹就咳的是风寒型,痰黏得像胶水的是痰热型,半夜突然坐起来喘的是肾不纳气型,就像我朋友小王,每年立冬准时咳到开春,喝凉水都像吞刀片,这就是典型的寒咳。
去年陪他去抓药,老大夫搭脉那叫一个准:"小伙子舌苔白得跟霜降似的,晚上睡觉还打呼噜吧?"果不其然,七副小青龙汤加减下肚,他多年的老寒咳终于消停了,现在他保温杯里泡枸杞陈皮,比年轻人还养生。
【二】厨房里的止咳良方 别以为中药都是苦汤药,我奶奶就常用食疗方子救急,记得去年流感季,我家5岁的侄女咳得小脸通红,奶奶赶紧煮了盐蒸橙子:整颗橙子切开撒盐,炖锅里蒸半小时,小家伙当甜点吃了两天,咳嗽居然压下去了。
还有邻居张姨的雪梨膏秘方,每年秋天熬一大罐,她说要用莱阳梨去皮去核,加川贝粉、冰糖慢熬四小时,晾凉后挖一勺兑温水喝,去年我咳嗽时她送来一瓶,确实比药店买的止咳糖浆温和有效。
【三】这些坑千万别踩 刚开始喝中药时我也走过弯路,有次图方便买了中成药颗粒,结果咳嗽反而加重,老中医说就像吃速食面和现揉面条的区别,配方再对,工艺差了效果天壤之别,现在我都是盯着药房师傅现煎药,看着瓦罐里咕嘟咕嘟冒热气才放心。
还有个常见误区是见好就收,去年我喝五副药咳嗽止住,觉得差不多就自行停药,结果半个月后又复发,回去复诊时大夫摇头:"病灶没清干净,好比火苗刚灭就撤灭火器。"这次乖乖喝了九副药,现在遇到冷空气终于不用条件反射般捂嘴了。
【四】环境才是隐形杀手 治好咳喘后才发现,家里藏了那么多雷区,比如卧室那盏网红羽毛灯,积灰多到能种蘑菇;阳台养的绿萝叶子上全是灰尘;最要命的是床垫,五年没换过,螨虫大军在里面安营扎寨。
现在我家每周都用除螨仪打扫,空气净化器24小时开着,窗帘换成防霉面料,我妈还养成每天擦一遍家具的习惯,说是"给呼吸道减负",别说,自从注意这些细节,今年换季时全家人的喷嚏都少打了大半。
最近整理药箱发现,那些瓶瓶罐罐早就过期了,现在的我更喜欢用罗汉果泡水,随身带着陈皮含片,前天带女儿去公园,看着她在银杏林里疯跑,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缩在羽绒服里不敢摘口罩的自己,原来对抗咳喘最好的良药,除了对症的方子,还有这份懂得呵护身体的温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