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在后台问"陈艾长什么样啊?""家里存的艾能不能直接用?"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传承千年的养生宝贝,别看现在药店里各种艾制品琳琅满目,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,选对陈艾才有真功效。
三年以上才是"陈" 老辈人常说"家有三年艾,郎中不用来",这可不是随便说说,新采的艾叶带着青涩气,就像刚摘的茶叶,火气重得很,真正入药的陈艾至少要放三年,这时候叶子里的挥发油慢慢转化成温和物质,颜色从青绿变成黄褐,摸起来脆脆的一揉就碎,您要是看到艾绒发白带青色,保准是当年新货,用来泡脚还行,治病可差得远。
辨真假有妙招 前些天邻居王婶拿着某宝买的"五年陈艾"找我鉴定,拆开一看叶片完整得能当书签,这明显有问题,正宗陈艾经过岁月打磨都是碎渣渣,闻着有淡淡的草香不带刺鼻味,教大家个土方法:拿张白纸揉搓艾叶,真陈艾不会染得满手黑,假艾那些染色的立马现形。
用法门道深 别以为艾条就是拿来熏熏这么简单,颈肩酸痛时把艾绒装进粗盐袋,微波炉叮1分钟敷上,比膏药管用还不伤皮肤,寒湿重的朋友试试艾叶+生姜煮水擦身,那股热乎劲能钻到骨头缝里,最绝的是隔姜灸,切三毫米薄片扎孔,放艾柱点燃,专治空调吹出的寒症,不过得提醒一句,烫伤了可别来找我。
储存有讲究 去年帮闺蜜整理阁楼,翻出她奶奶留下的布包,打开全是宝贝——艾绒用宣纸包着,外面裹着棉布,这才是传统保存法,现在人图省事塞冰箱,其实只要放在阴凉通风的铁皮盒里,丢几粒花椒防虫,放十年都没问题,记住千万别用塑料袋,潮气散不出去全闷坏了。
这些人要慎用 上周诊所来了个小伙子,满脸痘痘非要试艾灸,这就是典型用错地方,陈艾性温,湿热体质、孕妇、实热证患者都得躲远点,有个简单自测法:舌头伸出来苔黄腻的,早上起床嘴黏的,这类人喝艾茶都可能上火,更别说外用了。
现代新玩法 别觉得老祖宗的东西过时,现在健身房都流行艾草瑜伽垫,我自己就爱在泡脚水里扔把陈艾,加点红花活血化瘀,泡完脚底板暖整天,还有妈妈们发明的艾绒枕头,据说小孩用了整年不感冒,虽说有点夸张,但淡淡草药香确实助眠。
最后唠叨一句,市面上打着"野生艾"旗号的十有八九是噱头,正儿八经的蕲艾、北艾都是人工种植的,认准产地比追什么"纯野生"实在,下回再去药店,记得捏一捏艾条,揉得开才够年份,硬邦邦的趁早撂下,那都是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