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里的姜家族大揭秘!不同姜的功效竟差这么多?

一归堂 2025-05-08 科普健康 1607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街坊们念叨"厨房里放个姜,医生脸能掀",这话听着玄乎,细琢磨倒真有门道,咱们平时说的姜,在中药房的抽屉里可是藏着五六种"亲戚",别看都是姜科植物,脾气秉性可大不一样,今儿咱就掰扯明白,这些姜到底咋用才对路!

先说最熟悉的生姜,菜市场五块钱一斤那种,这玩意儿可是厨房里的万能选手,炖鱼去腥、炒菜提香都靠它,不过您可别小瞧了它,老中医眼里这可是"止呕圣药",上个月我感冒吐得昏天黑地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指着生姜救场,切片含嘴里,那股子辣劲儿直冲脑门,恶心劲儿立马消了大半。

再说说晒干的姜片,这可不是简单的脱水版生姜,老辈人冬天煮红糖水必放两片,暖胃驱寒确实有一手,去年我作死吃冰西瓜闹肚子,老妈翻出陈年干姜煮水,喝下去像揣了个小火炉,不过这干姜性子烈,阴虚火旺的人可得悠着点,我就见过有人喝多了嘴角起泡的。

炮姜这玩意儿有点神秘,第一次见是在中药铺角落,黑不溜秋像炭块,老板说这是生姜炒制过的,月子里的姐妹们都懂,这黑炭头可是产后良药,前两天闺蜜生娃,婆婆炖鸡汤就放了炮姜,说是排恶露的宝贝,不过这货味道实在不敢恭维,喝汤得憋着气才行。

南方湿气重的地方,还有一种叫高良姜的宝贝,这姜长得歪歪扭扭,切片晒干后专治胃寒,我在广州出差时见识过,当地人雨天都要嚼两片,说是比姜糖管用,不过这姜性子更烈,肠胃娇气的得兑着红糖水喝。

最让人混淆的是姜黄,长得跟生姜八分像,上次我焯水抄菜心,顺手扔了块姜黄进去,结果整锅菜泛着诡异的黄光,后来才知道这货是染色高手,真正的本事是活血行气,跳广场舞的阿姨们膝盖疼,就用它煮水熏洗,据说比膏药还灵。

说到嫩姜,不得不提春天的"紫姜芽",这脆生生的小东西腌糖醋最妙,不过入药倒是少见,老中医说嫩姜发散力强,风寒初起时煮水泡脚特别见效,去年清明我试了下,泡完脚底板直冒热气,第二天打喷嚏都好多了。

这些姜虽然都带辣味,但各有各的脾气,生姜走表发汗,干姜暖中散寒,炮姜止血温经,高良姜专治胃寒,姜黄活络止痛,就像川菜师傅用调料,什么时候放什么姜,火候分寸都有讲究,前阵子看邻居大妈腌酸菜,生姜擦锅防粘;楼下中医馆熬膏方,六种姜轮流上阵;就连我奶奶治冻疮,还要拿姜汁混酒擦手呢!
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些姜虽好也不能当饭吃,我亲眼见过有人上火喝姜汤,结果嗓子哑了三天,老中医总叮嘱"早吃姜胜参汤,晚吃姜赛砒霜",虽说有点夸张,但晚上确实要少碰这些辛热东西,还有孕妇们可得小心,姜黄这类活血的药材要避着走。

现在市面上还冒出不少新花样,什么黑糖姜茶、蜂蜜姜片,看着花里胡哨,要我说啊,老祖宗传下来的用法最实在,风寒感冒煮点姜枣茶,痛经热敷姜片,吃海鲜配姜醋汁,这些才是实打实的养生智慧,下次去中药铺,不妨仔细瞧瞧那些姜家族的成员,说不定能找到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