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李去中药市场给老妈抓药,结果买回来的冬虫夏草泡水后全烂成泥,这才知道自己买的是面粉压模的假货,其实像他这样的受害者不在少数,今天咱就来扒一扒那些容易被"做手脚"的中药材,学会这几招保准你不吃亏!
冬虫夏草:重金属加身的"整容高手" 这玩意儿堪称中药里的爱马仕,价格也引来无数造假套路,最常见的是用面粉、石膏粉压模冒充,行家叫这种货叫"插签草"——把金属丝插进虫体增重,去年药检局查获的批次里,有商家往虫草里灌铅粉,泡水后重金属超标40倍!
鉴别秘诀:真虫草掰开断面有"V"形黑芯,草茎和虫体衔接自然,拿手捏着沉但不至于坠手,泡水后形态完整不会发糊,记住每克低于200块的要打起十二分精神。
人参:硫磺熏过的"美白脸" 东北老张上次收的野山参,看着白净透亮,炖汤时满屋酸味,后来才知道是被硫磺熏过,这种"美容参"不仅药效全无,二氧化硫残留还能让人头晕恶心,更过分的是用胡萝卜染色充西洋参,或者把园参嫁接成"移山参"。
避坑指南:正宗野山参主根粗短须毛长,皮纹深得像老树皮,闻着有淡淡土腥味,硫熏过的会有刺鼻酸味,买切段参要看清横截面,伪造的纹理生硬像画上去的。
枸杞:染色剂泡大的"毒彩虹" 小陈网购的枸杞泡茶秒变玫红色,原来是用色素浸泡的劣质货,有些黑心商贩用亚钠防腐剂让枸杞鲜亮,长期吃可能伤肝,更绝的是把西枸杞当宁夏枸杞卖,外形相似但药效差远了。
挑选窍门:正宗宁夏枸杞尖头圆尾,褶皱多到能夹住牙签,自然晒干的摸起来发粘不涩,染过的下水就掉色,记得看包装有没有"地理标志保护产品"标。
阿胶:牛皮下脚料的"变形记" 表妹买的阿胶块冬天碎成渣,送检发现全是牛皮边角料熬的,现在市面上有用马皮、猪皮冒充的,甚至用皮革厂废料煮胶,正宗东阿阿胶透光看有琥珀色半透明纹路,假胶则浑浊发乌。
防骗心得:认准"DNA驴皮溯源"标识,真阿胶砸碎呈光亮琥珀色,开水溶化后挂杯明显,太便宜的别碰,某宝9.9包邮的绝对是坑!
三七:"拼接怪"的重生术 云南中药店老板透露,他们用提取过有效成分的三七残渣重新压制,表面打蜡抛光,还有用莪术冒充的,外形相似但切开没有"铜皮铁骨"的质感,更离谱的是用胶水粘合断节三七,泡酒时毒素全析出。
识别要点:真三七体重皮细,断面青绿色像大理石纹,用力咬口面会崩出小缺口,伪品往往硬到硌牙,买整个的自己切片最保险。
金银花:硫磺熏出的"白雪公主" 隔壁王婶买的金银花冲泡后碗底沉淀厚厚一层,全是硫残留,现在有用山银花染色冒充,或者把劣质花用硫磺反复熏蒸增白,正宗河南封丘金银花花朵饱满,蒂部带青色,闻着有清甜香气。
避雷技巧:优质金银花色黄白不耀眼,手感柔软有弹性,泡水后水面浮沫少,汤色清澈泛绿,要是喝着发酸赶紧扔!
藏红花:玉米须的华丽变身 某宝销量第一的"特级藏红花",拆开竟是染色玉米须,真品入水后水变金黄但不褪色,伪劣品泡两三次就成白水,西藏那曲产的柱头完整呈暗红色,摸着不油不腻,造假的常用松香增重。
鹿茸:树脂浇筑的"假仙丹" 前年曝光的假鹿茸案震惊行业,用树脂调色仿制血片,甚至添加动物毛发伪装茸毛,真鹿茸轻如棉絮,断面蜂窝孔细密,伪品沉重且断面死板,老药师教个绝招:真品用刀片刮会卷曲,假货直接成粉末。
当归:独活冒充的"双胞胎" 这两兄弟长得实在太像,不良商家常用廉价独活切片冒充,区别在于当归断面黄白色有裂隙,气味浓郁带麻舌感,独活则木质纤维多,味道发苦,买整支的看根部是否粗壮,切片的挑油性足的。
川贝母:淀粉丸子的障眼法 止咳良药川贝母价格昂贵,催生出各种替代品,有用淀粉揉搓染色的"人造贝母",或是把平贝母当川贝卖,正品松贝呈类圆锥形,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,口尝微苦带粘性,伪品嚼着像干淀粉团。
【防骗终极指南】
- 认准GMP认证药房,别在景区买"老乡采的草药"
- 保留小票照片,贵重药材索要检验报告
- 手机下个"中药鉴伪"APP,扫码知真伪
- 学几招土方法:真虫草燃烟不灭,真阿胶夏天不软塌
- 异常便宜的多半是坑,别贪小便宜吃大亏
写在最后:中药治病靠的是地道药材,那些动歪脑筋的商家迟早要遭报应,咱们普通人多学点鉴别知识,既是保护自己,也是守护传统中药文化的火种,转发这篇文章给爸妈看看,别再让养老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