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!孩子便血别慌,老中医推荐的止血方子在家就能试!

一归堂 2025-05-08 科普健康 1613 0
A⁺AA⁻

"妈!咱娃马桶里咋有血?"早上正刷手机呢,突然听见婆婆在卫生间尖叫,我鞋都没穿就跑过去,心差点蹦到嗓子眼——3岁儿子的小便池里果然飘着几缕鲜红的血丝,这场景哪个当妈的扛得住啊?

折腾了一上午跑医院,排队两小时,医生三分钟就打发我们:"可能是肛裂,开点药膏回去涂。"可晚上换药时娃哭得撕心裂肺,当妈的揪着心不敢碰,这时候隔壁开药店的王姨悄悄塞给我个本子:"试试这个方子,我家大孙子那会儿拉血半个月,喝三天就见好。"

要说咱们当父母的,孩子有点风吹草动就慌了神,其实小孩便血十有八九是肠燥便秘闹的,现在娃都爱吃炸鸡汉堡,青菜看都不看一眼,大便干得像羊屎蛋,肛门口被撑破能不出血吗?老祖宗留下的方子真管用,关键要会配!

祖传止血方,厨房就能找到材料
王姨给的方子特简单:槐花米10克(就是槐树花未开的苞)、生地黄15克、仙鹤草5克,加三碗水煎成半碗,重点来了,煎药前要先泡半小时,武火煮开后转文火咕嘟15分钟,晾温了给孩子当水喝,一天两次,连喝三天。

槐花看着普通,其实是凉血高手,就像给肠道铺层清凉油,生地黄专门对付血热妄行,仙鹤草止住往外冒的血,这三味药都是药食同源的,比西药片片安全多了,不过头天喝完,娃夜里就开始放臭屁,第二天便便明显变软,第三天血痕直接没了!

这些坑千万别踩,当妈的要记牢

  1. 剂量别自作主张:五岁以下减半量,体重超30斤再加量,去年小区有个妈妈按成人量喂,结果娃拉得脱水进医院。
  2. 别跟牛奶混着喝:中药碰上蛋白质容易起反应,喝完药隔一小时再喝奶。
  3. 观察舌苔再决定:如果孩子舌苔白腻、手脚冰凉,说明是虚寒体质,这个方子反而不适合。

上周遇见楼下跳广场舞的刘姐,她家闺女初中压力大,痔疮破了出血,我把这个方子给她,结果人家喝了两天就说屁股疼得轻多了,不过她偷偷加了红糖,被我骂了一顿——甜味会影响药效!

日常养护比吃药更重要
便血止住别急着庆祝,调理才是长久之计,现在我家餐桌顿顿都有"三剑客":凉拌马齿苋(天然抗生素)、蒸南瓜(润肠通便)、苹果泥(果胶护胃),零食柜全换成无花果干和核桃,油炸食品直接锁进柜子最上层。

还有个秘诀:每天早晚给孩子揉肚子,手掌搓热顺时针画圈50下,再补脾经200次(大拇指外侧从指尖往指根推),上个月亲戚家孩子便血反复,按这个方法配合药膳,半月就没再犯过。

出现这种情况立马送医
要是便血颜色暗红像柏油,或者伴有发烧、肚子硬邦邦,千万别自己瞎琢磨!去年表嫂家孩子就是这样拖了两天,查出是肠套叠,连夜手术才保住小命,鲜红色血大多是肛周问题,深褐色血必须警惕内脏出血。

最后唠叨一句:药方子是老辈人的智慧,但每个娃体质不同,就像同样感冒,有的孩子喝姜汤就好,有的非得吃蒲地蓝,咱们当父母的要多观察,实在拿不准就找靠谱中医把脉,毕竟孩子健健康康的,才是当妈的最大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