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收到好多朋友留言,都说喝中药后嘴巴干得像沙漠,喝水都不管用,其实这种情况特别常见,我自己有次喝调理气血的中药,没两口就感觉嗓子冒烟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,到底是怎么回事,又该怎么解决。
先说说为啥会口干,中药讲究"对症下药",很多方子会用黄芪、麦冬、生地这些药材,就像我上次开的补气方子里有黄芪,这玩意儿虽然补气效果好,但性味甘温,就像给身体点了个小太阳,代谢加快了,水分消耗自然就快,有次我煮完药没及时喝,放凉了再喝口感更苦,喝完半小时就开始找水喝。
体质不同反应也不一样,有次我闺蜜喝同样的祛痘中药,她倒是没觉得干,反而总跑厕所,后来我才明白,她属于湿热体质,而我是阴虚火旺,就像同样淋雨,有人感冒有人没事,关键看体质,阴虚的朋友喝含人参、肉桂的药,特别容易上火,喉咙干得冒烟。
煎药方法也有讲究,有次我图省事用铁锅煮药,结果药汤发涩,喝完嗓子痒了一整天,后来才知道不锈钢锅或砂锅才是正解,还有火候问题,武火熬开的药汤特别浓,那次我喝了几口就感觉舌头发麻,现在我都严格按先武后文的火候,药汁清亮很多。
配伍比例很重要,前阵子感冒喝的姜枣汤,生姜放多了,辣得直冒汗,半小时喝了两大杯水,后来中医说姜枣比例要2:3才温和,就像炒菜放盐,多了就会口渴,药材分量差一点,身体反应就很明显。
出现口干别急着停药,我试过把药晾到温热再喝,果然没那么刺激,有次医生让我含服乌梅,酸味刺激唾液分泌,效果特别好,现在每次喝完药,我都会备着柠檬片,嚼两片立马生津。
日常调理有窍门,喝药期间多吃莲藕、银耳这些润燥的食物,有次我煮了百合雪梨汤当水喝,三天就感觉舒服多了,不过要避开萝卜白菜这些耗气的蔬菜,有次我中午吃了萝卜炖牛腩,下午喝药时口干加倍。
特殊人群要注意,有次邻居家奶奶喝补肾中药,半夜渴得直起身,老年人代谢慢,现在我们都让她小口多次喝药,配上枸杞泡水,孕妇更要小心,我表姐孕期喝安胎药,医生特意加了石斛滋阴,现在她每天用麦冬泡茶当水喝。
预防措施要做好,我现在喝药前必吃几粒花生米,在嘴里慢慢嚼出油,这样能缓冲苦味,有次看到老中医用吸管喝药,说是减少药液接触牙齿,虽然有点怪,但确实没那么口干了。
最后提醒下,如果口干持续三天以上,或者伴随心慌、尿频这些症状,千万别硬扛,我同事就是忍着没说,结果查出糖尿病,喝中药时出现异常反应,要及时和医生沟通,有时候调整几味药就能解决。
喝中药口干多数是正常现象,只要找对方法都能缓解,记住这三个关键:选对煎药器具、控制药材配比、搭配滋阴食物,下次喝药前不妨试试含块冰甘蔗,既能缓解苦涩,又能生津止渴,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