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人念叨"中药四白",说什么祛黄提亮、养颜抗衰全指望它们,但真要问起来,估计十个人里有八个说不清具体是啥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四味"白到发光"的中药,看看它们到底是何方神圣,又能怎么用才能让皮肤透亮到反光!
中药四白到底是哪四白?
老中医嘴里的"四白",可不是随便叫的,这四位全是中药材里出了名的"白富美"——白术、白芍、白茯苓、白芷,为啥都带"白"字?因为它们要么本身是白色块根,要么晒干后白得发亮,更重要的是,这四兄弟凑一块儿,能把"美白+"的效果发挥到极致!
不过别以为它们只是颜色好看,从古至今,这四味药可是宫廷妃嫔、民间千金的养颜秘方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专门写过:"四白合用,面黑转白,皱去容光",翻译成大白话就是:坚持用这四个,黄脸婆能变白月光!
四白成员大起底,个个身怀绝技
白术:脾胃的"美白开关"
这味药可有意思了,长得像生姜,断面却是白色的,老中医说它是"脾脏的防晒霜",专治脸色发黄、暗沉无光,现在人天天熬夜吃外卖,脾胃虚弱得脸都蜡黄,这时候白术就能大显身手。
我试过用白术煮水擦脸,没想到两周下来同事都说我"气色好多了",其实原理很简单:白术能增强脾胃运化能力,相当于给身体开了个"去黄滤镜",那些因为脾虚导致的面色萎黄、眼圈发青,喝白术茶特别管用。
白芍:肝火克星,自带柔光滤镜
要说最懂女人心的,还得是白芍,这味药专门对付"肝郁脸"——就是那种压力大、爱生气导致的脸颊发红、色素沉着,现在很多姑娘月经不调、乳房胀痛,其实都是肝气不舒的表现。
我闺蜜有段时间下巴疯狂爆痘,中医让她每天喝白芍甘草茶,神奇的是,一个月后不仅痘痘消了,连之前留下的痘印都淡了,白芍就像个情绪调节师,能让脸上的"火气纹"慢慢褪掉。
白茯苓:水肿脸的救星,自带磨皮效果
早上起床脸肿得像发面馒头?白茯苓第一个站出来,它可是古代贵妇梳妆台上的常客,《红楼梦》里贾宝玉挨打后,袭人就是拿茯苓霜给他敷脸消肿的。
这玩意儿最擅长吸走多余的水湿,现在人久坐不动、爱吃重口味,身体里像揣着个小水库,用白茯苓煮粥或者磨粉做面膜,那些松弛下垂的"水肿脸"立马变得紧致小巧,更妙的是,它能把皮肤里的小疙瘩悄悄抚平,摸起来滑得跟剥壳鸡蛋似的。
白芷:毛孔清洁工,油皮亲妈
油皮姐妹的福音来了!白芷自带天然芳香,是中药里的"控油高手",它含有挥发油成分,能深入毛孔溶解油脂,古代人就用它当洗面奶。
我试过把白芷粉混在洗面乳里,洗完脸清爽得能听见毛孔"喘气"的声音,尤其适合鼻翼两侧爱出油、额头冒痘的皮肤,不过要注意,白芷有光敏性,最好晚上用,不然第二天可能变成"反光板"。
四白合璧,效果翻倍的秘密配方
单用一味已经很厉害,但四白凑一起简直开挂!古代有个经典方子叫"四白散",专门对付面色晦暗、色斑暗沉,现在美容院改良后的用法更简单:
美白面膜配方:白术+白茯苓各30克磨粉,加白芍15克、白芷10克,用蜂蜜调成糊状,每周敷2次,坚持一个月,你会发现整张脸均匀白了一个度,连痘印都淡得像被美图秀秀过。
内服养颜茶:白术5克、白芍5克、茯苓10克,加两片甘草,开水焖泡,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的"黄脸婆",喝上半个月,同事都会问你是不是打了水光针。
避开这些坑,才能白白嫩嫩
-
别盲目追求"速白":有人听说四白美白,就天天敷面膜、顿顿喝药茶,结果呢?白术性温,吃多了上火;白芷感光,白天用反而变黑,记住要给皮肤"放假",每周停用2天。
-
体质不对努力白费:手脚冰凉的阳虚体质,尽量少用寒性的白芍;口干舌燥的阴虚火旺,别急着喝白术茶,最好先找中医把脉,量身定制配比。
-
内外兼修才是王道:光靠四白美白就像给生锈的门刷漆——表面白了,底子还是黄的,要配合少吃酱油、多吃维C水果,防晒做到位,才能由内而外透亮。
现代网红用法,懒人也能变白
现在有些美妆博主开发出超简单的四白用法:
- 懒人美白法:把四白粉末装进空香水瓶,洗澡后往身上扑,比痱子粉还细腻,全身皮肤滑得蚊子站不住脚。
- 熬夜急救包:白芍+茯苓各10克煮水,放冰箱冰镇后敷脸,通宵加班后的"僵尸脸"立马恢复生机。
- 火锅救星:吃完重油重辣,用白术+白芷煮水漱口,口腔清新还不长痘。
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中药四白突然亲切了很多?其实它们就像四个性格各异的美白小卫士,白术管内在调理,白芍负责情绪管理,茯苓专治水肿,白芷主攻清洁控油,只要用对方法,不用昂贵的护肤品,咱们普通人也能养出古人那种"肤如凝脂"的好底子,下次再看见中药店里的四白,可别错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