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上山采药要趁早,鸦脚板开花刚好找。"最近跟着村里老药师进山寻药,发现不少年轻人连这种长在崖边的草药都叫不上名字,今天咱就来唠唠这味藏在深山里的中药宝藏——鸦脚板。
长得像乌鸦爪子的野草
第一次见鸦脚板是在浙西山区的岩缝里,远看就像几只黑鸦爪抓着石头,这植物学名叫"鸦葱",菊科多年生草本,叶子轮生在茎基部,细长的花茎顶着紫红色管状花,活脱脱是植物界的孔雀开屏,老药农教我辨认窍门:"叶片倒披针形像狼牙棒,断口流出白乳汁,这才是正品。"
从古至今的消炎圣手
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鸦脚板"苦寒无毒,消肿毒痈疮",老一辈山民都知道被毒蛇咬了,捣碎鲜叶敷伤口能救命,去年邻居家小子高考前急火攻心,喉咙肿得说不出话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这味药,现代研究更是厉害,从它提取物里发现了抗菌成分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比青霉素还强。
采收炮制有讲究
采药讲究"三月三,九月九",这时候的鸦脚板药效最足,新鲜采的带根全草要趁着晨露未干赶紧洗净,老药工教我们用棕毛刷轻扫根部泥土,晾晒时不能直接暴晒,得放在竹匾里半阴半阳地烘干,炮制时用黄酒喷淋后文火炒制,能激发出双倍药效。
居家妙用小偏方
城里人总问这药能不能日常用,其实很简单,春天上火牙痛,摘几片嫩叶嚼碎含嘴里;夏天蚊虫叮咬红肿,捣烂加少量盐调成糊状外敷;秋冬咳嗽痰多,配伍鱼腥草煎水喝,不过要注意,这药大寒,体虚胃寒的人要慎用,孕妇更是碰不得。
真假辨别避坑指南
市场上有用同科植物冒充的情况,记住三个鉴别点:正品鸦脚板叶片背面有白色绒毛,折断时断面呈六棱形,晾干后香气类似艾草混着薄荷,要是闻到刺鼻硫磺味,或者叶片光滑得像塑料,准是硫熏过的假货。
前几天去药材市场转悠,发现包装精美的鸦脚板茶卖到上百块一斤,其实咱们自己采的野生品,洗净晒干后泡茶喝,对咽喉肿痛特别管用,不过现在山上越来越难寻,倒是有些中药材基地开始人工种植,品质也不错。
这味从《千金方》里走出来的草药,既是大自然馈赠的急救箱,也是中医智慧的活标本,下次进山踏青,不妨留意石缝里的鸦脚板,说不定随手拍的照片就能帮更多人认识这味祛火良药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