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鸡,中药里的滋补圣品,这样吃最养生

一归堂 2025-05-08 科普健康 1609 0
A⁺AA⁻

最近天气转凉,我妈又开始念叨"秋冬喝碗乌鸡汤,赛过人参灵芝汤",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里炖乌鸡时飘香的场面,黑褐色的鸡肉在砂锅里咕嘟冒泡,总让我以为在熬什么神秘药膳,后来学了中医知识才明白,原来乌鸡还真是中药界的"低调大佬"!

从皇家贡品到百姓餐桌
乌鸡最早可不是普通食材,翻翻古籍,《本草纲目》里明确写着:"乌骨鸡,甘平无毒,益五脏,补虚劳,治消渴..."明朝永乐年间,它还是江西泰和县专供皇室的贡品,那时候的达官贵人,喝碗乌鸡汤可比现在喝燕窝讲究多了。

老辈人常说"逢黑必补",中医理论里黑色对应肾脏,乌鸡的骨头、肉都是深色的,黑色素里藏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,有次去药材市场,老板指着晒干的乌鸡告诉我:"这玩意儿整只入药,比人参黄芪都金贵,专门给产妇和体虚的人补底子。"

厨房里的中药铺
别看乌鸡现在超市里随便买,它可是自带"药效Buff"的食材,去年我咳嗽半个月不好,中医朋友让我用乌鸡配杏仁炖汤,砂锅里加几片姜,一把枸杞,炖出来的汤带着淡淡的药香,连喝三天居然压住了干咳,后来才知道,这搭配是改良版的"杏苏饮",乌鸡在这里头既当食材又当药引子。

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乌鸡白凤丸,其实是把乌鸡和人参、当归等20多味中药一起熬制的,有次采访老字号药房的师傅,他说过去做这个丸子要现杀活鸡,取新鲜内脏入药,现在虽然工艺改进了,但核心还是靠乌鸡的滋阴补血功效。

现代人的食补智慧
前几天闺蜜生完孩子,我去探望时带了自家熬的乌鸡汤,她婆婆特别叮嘱要加黄芪和当归,说这是"产后黄金组合",确实,乌鸡脂肪低、蛋白高,配上补气的黄芪和活血的当归,既不油腻又能帮新妈妈恢复元气,不过现在年轻人更喜欢创新吃法,有人用乌鸡煮奶茶,有人拿它做冬阴功汤底,算是中西医结合的新玩法。

要特别注意的是,乌鸡虽好也不是人人适合,有个同事体热易长痘,有年冬天猛喝乌鸡汤,结果痘痘大爆发,中医说这是"虚不受补",就像手机充电过量会发热一样,阳盛体质的人要控制量,最好搭配些清热的莲子或薏米。

厨房小白也能驾驭的食疗方
说了这么多,给大家分享两个亲测有效的家常食谱:

  1. 当归乌鸡汤(一人份)
    半只乌鸡切块焯水,当归5克用纱布包好,加姜片、红枣8颗,小火慢炖两小时,出锅前撒盐,汤色呈琥珀色为佳,特别适合经期后喝,我坚持喝了两个月,手脚冰凉的毛病改善不少。

  2. 山药乌鸡粥(早餐版)
    整鸡拆骨取肉切丝,铁棍山药半根切段,大米小米各半杯,所有材料丢进电饭锅按煮粥键,起床后加盐调味,这粥看着清淡,但喝完胃里暖烘烘的,特别适合熬夜后调养脾胃。

避开这些坑才能真养生
市场上染色乌鸡不少,买的时候看爪子和喙的颜色,自然乌鸡应该是青灰色的,有次在菜场看到摊主往鸡身上抹酱油,气得我当场举报,记住正经中药用的乌鸡都有溯源码,炖汤时骨髓发白才是好货。

还有人喜欢加西洋参、虫草这类贵重药材,其实反而破坏口感,我家祖传的秘诀是用甜酒酿代替料酒,既能去腥又能增香,炖出来的汤带着米酒的清甜,小孩都爱喝。

写了这么多,忽然想起奶奶说的"药补不如食补",乌鸡这种接地气的中药食材,既没有人参的燥气,又比阿胶便宜,关键是好吃!下次感觉身体被掏空的时候,不妨给自己炖碗乌鸡汤,毕竟老祖宗吃了几百年的滋补方子,肯定比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